德州新聞網訊(記者 董天力)10月10日,市政府新聞辦召開“民生答卷”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,介紹平原縣保障和改善民生、增進民生福祉相關情況。
今年以來,平原縣推出了一系列惠民生、暖人心舉措,努力讓百姓看到變化、得到實惠。
人居環境持續改善。投資29.9億元,實施棚戶區改造項目6個,建設安置樓房4439套,惠及群眾1.3萬余人。投資5700萬元,改造老舊小區39個,惠及居民1976戶。投資1.9億元,完成18公里的市政道路及29個小區、單位的雨污分流改造,鋪設再生水管道3公里,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、鬲津河二期改造已開工建設,城市環境得到有效改善。投資9061萬元,實施國道340線平原段大中修工程,目前23.4公里主體工程已基本完工。今年3月,新建藏書20多萬冊的圖書館對外開放,現已接待群眾20余萬人次,借書15萬冊次。舉辦“廣場百日文化系列活動”,帶動縣城周邊3萬多群眾參與。新建17處“口袋公園”,新增休閑空間6萬平方米,新建健身廣場5個、健身步道3.5公里,投入使用體育設施用地面積3萬平方米。
教育水平持續提升。強化學前教育,投資2.6億元,新建、改擴建公辦幼兒園22所,新增公辦幼兒學位4530個。10處城區配套園,2處辦成公辦園、8處辦成普惠性民辦園,增加普惠性學位2500多個。全縣學前教育普惠率達97%,高于省定指標12個百分點。
醫養質效持續優化。擴容醫療資源,引入假日專家13名,儲備各類高層次人才30名,萬人口全科醫師數名,超前完成省“十四五”規劃要求。完善公共衛生體系,建立電子健康檔案37萬份,建檔率90%,254個家庭醫生簽約團隊與居民簽約,簽約居民達23.4萬人。增強養老服務水平,開展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配建、養老機構安全管理。新增護理型床位100張,發放困難老年人福利補貼80余萬元。
幸福指數持續提高。促進就業創業,組織1524名城鄉勞動者參加就業技能培訓,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9533人,新增城鎮就業5598人,新開發城鄉公益性崗位4021個,幫助困難群體就業332人,幫助下崗失業人員就業952人。推動社會救助發放低保救助資金1102萬元、特困供養資金1762萬元、臨時救助資金40萬元,救助困難群眾4381人。